——定向正骨手法结合中医药辨治脊椎病引起的糖尿病症
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分泌不足所引起的糖代谢紊乱(除遗传因素外),是支配胰岛的交感神经被胸椎关节错位受损,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而致胰岛分泌紊乱,出现糖尿病症。
病因病理:
胰岛素是胰岛的β细胞所分泌,受神经和体液来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胰岛素的调节是通过神经末梢或肾上腺皮质激情的分泌来调节的。而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调节胰岛素的分泌。特别是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进行调节。Ⅱ型糖尿病因第6胸段——第10胸段为主要部位。有多个系统并发症者,脊椎的损害会更大些。胰腺的交感神经因以第6胸段——第10胸段脊髓侧角,经腹腔丛,在腺旁分为胃十二指肠支和胰十二指肠支,支配胰腺血管收缩及抑制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系有髓稍纤维,其纤维细,传导速度慢,受损害严重时可引起髓梢改变。而髓梢改变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生胰岛血液循环障碍及分泌紊乱,交感神经受刺激除直接影响血管收缩外,还可以使交感——肾上腺功能增强,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副交感神经功能相对抑制,而致胰岛素分泌下降,又使肝糖原分解而血糖升高。血糖的持续升高,引起糖尿病。
诊断:
临床表现:本病多尿最长见,每天3000-4000ml,甚至多达10000ml以上,小便次数亦多,每日可达20余次。其次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另外还有皮肤瘙痒、四肢麻木,视物不清。
诊断要点:
1、有口渴多饮,尿次频多,体型消瘦及尿有甜味,四肢无力等。
2、辅助检查,查空腹血糖连续2次以上>7.8mmol/L,任何时间查血糖超过11.1 mmol/L。糖耐量试验(口服75g葡萄糖2小时血糖超过11.1 mmol/L)。
3、触诊检查:颈项部及肩背肌紧张,在棘突间有摩擦音,或经络有滚动感为刺上韧带剥离的表现,胸段6-10椎旁一侧或双侧有压痛,急性期压痛明显,慢性期压痛效轻,棘前凹或为后凸,上下两个棘突偏歪,方向相反,棘突单个或多个向同侧偏移,邻近棘突出现变宽或变窄现象,有混合错位迹象。
4、颈3——颈7颈椎关节增生等,胸6——胸10有多个椎体呈不同程度的侧弯或有旋椎现象,椎体边缘有骨质增生,骨盆不等高等。
分析:
糖尿病是多种原因造成脊椎生物力学失衡导致有关脊椎错位压迫刺激神经系统致使内分泌紊乱及代谢功能失调的致病因素,轻微的胸椎关节错位可压迫刺激周围神经使该病呈隐性和慢性发展,轻度无明显症状时,即是隐性发展的早期,而病灶延续到了中期阶段,因某种诱因或正常体检化验结果发现时才引起注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极易被忽视。临床上急性发作患者虽然有之,然病症早已在体内蕴藏很久,故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15年以来,临床手法正骨结合中药外敷内服对脊椎引起的心脑血管病症及各关节疼痛、受限等症的治疗中,曾多次发现无诱因的不同程度的糖尿病症,在短时期的治疗中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相对稳定的良好效果,在多数脊椎相关病症的神经根受损部位在1至数个相邻的椎体上,有些疾病可能牵涉到多个脊椎。如Ⅱ型糖尿病即可由胸段6-胸段第10椎的后关节错位使支配胰腺血管的交感神经受损所致。其中颈4-颈5椎错位同样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糖尿病或耐糖量降低并不罕见,但通过对颈椎错位矫正结合药物治疗,当甲亢控制或治愈时,血糖也就容易控制,耐糖量下降病人也就逐步转为正常。通常情况下,血糖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主要是由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与控制的结果,使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始终处于动态平衡中之。所以,脊椎解剖位置失常,是糖尿病症发生的原因之一。
治病方法:
临床采用定向正骨手法结合中药外敷内服的治疗手段,根据错位部位的不同和类型,选用相应的手法,矫正错位的脊椎,消除脊椎关节错位,恢复神经系统及各软组织系统的功能活动,使胸背精气相互通应,正如《难经本义》所说:“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府腹背,气相通应”。
讨论:
标本同治,即能治消渴本病,又能治瘀血阻络之并发症。定向正骨手法是本病治疗的主要手段,并与中医药结合施治,就能治本伐标,凡脊椎失常所引起的糖尿病症,应用定向正骨手法结合中医药外敷内服治疗,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