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命名
钓鱼岛群岛(在中国台湾被称为“钓鱼台列屿”,在日本称为“尖阁列岛”,由五个无人居住的小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以及三个无植物覆盖的岩礁(北屿、南屿、飞屿)组成,其中钓鱼岛最大。钓鱼岛又名钓鱼屿、钓鱼台,明代曾与台湾一起统称为东番。钓鱼岛最早出现于明永乐元年(1403)吴氏辑《顺风相送》一书。钓鱼岛东南呈鱼叉状,是与鱼相联系的岛名由来。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关于钓鱼岛的科学知识差不多都是从英国海军的书籍或地图里得来的。日本海军将英国海军所说的 PINNACLE ISLANDS 译成了“尖阁群岛” 、“尖头诸屿”,“尖阁列岛”的名字也是由此得来。
有记者问:近日有报道称,因中日关系紧张,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受到影响。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岛屿面积
钓鱼台列岛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5公里,周长13.7公里,面积约为3.838平方公里,是钓鱼诸岛中最大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前中日关系发展受到严重干扰。要改变目前的状况,日方必须立即停止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错误行为。
地理性质
地理位置:东经123°-124°34′北纬25°40′-26°相对位置:闽之正东,距温州市约200海里,距福州市约208海里台之东北。距基隆102海里,距那霸230海里。地质特征:其海域为新三纪沉积盆地,富藏石油。据1982年估计当在737-1574亿桶。地理特征:处在大陆架上,附属于台湾岛,以海沟与琉球群岛相隔。